OC算法01:冒泡排序探索
冒泡排序
- 基本思路:
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元素列,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
,如果他们的 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
。
- 算法思想:
1)比较相邻的元素。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,就交换他们两个。
2)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,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。在这一点,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。
3)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,除了最后一个。
4)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,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。
- 主要流程:
首先我们需要 双层循环
,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
,内存循环控制每趟比较次数以及是否需要交换位置
,我们先不关心是否交换位置,我们内层循环每次比较都是取 array[j]
和 array[j+1]
相比较,根据比较结果来判断是否交换位置。
- 时间复杂度
最好的情况:冒泡排序中最好的情况是数组本身就是正序排列的,并不需要交换,例如:@[1,2,3,4,5]; 当正序数组放入冒泡排序中的时候,只会进行4次比较,分别是1和2,2和3,3和4,4和5。比较完后发现没有任何数需要交换,那么说明数组已经排序正确,不要在进行最外层循环。当正序数组中有
N
个数的时候,那么只需要N-1
次比较。 而正序数组在冒泡排序中的时间复杂度为O(n),因为n-1中,在n的基数很大的情况,比如n为1000时,1其实可以忽略不计。所以 冒泡排序中最短的时间 **复杂度为O(n)**。冒泡排序中最坏的情况是数组本身就是逆序排列的,需要每两个数都进行交换,例如:@[5,4,3,2,1];当逆序数组放入冒泡排序中,最外层的每一次循环都要进行n-1次比较,而逆序数组需要进行n次最外层循环才能正确排序,最终比较次数为(n-1)n/2,所以冒泡排序中最长的时间 **复杂度为(n²)**,因为当n基数很大时,(n-1)n/2 = (n² - n)/2; n²与n、1/2的差距越大,n与1/2可以忽略不计。
冒泡排序
例子:元数据:@[@”1”,@”3”,@”2”,@”5”,@”4”]
1 | NSMutableArray * arr = [NSMutableArray arrayWithArray:@[@"1",@"3",@"2",@"5",@"4"]]; |
打印结果:
1 | 2020-08-10 20:29:10.492517+0800 OC冒泡排序[27771:1528609] ( |
有序数组冒泡排序的优化
如果数据是有序的:
- 第一种优化方式是设置一个标记位来标记是否发生了交换,如果没有发生交换就提前结束;
1 | NSMutableArray * arr = [NSMutableArray arrayWithArray:@[@"5",@"4",@"3",@"2",@"1"]]; |
打印结果
1 | 2020-08-10 20:45:33.770139+0800 OC冒泡排序[28047:1546936] ( |
两个数组合并成一个数据,并排序
1 | NSArray * ary1 = @[@1,@3,@4,@5,@9]; |
打印
1 | 2020-08-10 21:11:11.311203+0800 OC冒泡排序[28372:1568516] ( |
- Post title:OC算法01:冒泡排序探索
- Post author:张建
- Create time:2020-08-10 19:48:48
- Post link:https://redefine.ohevan.com/2020/08/10/OC数据结构和算法/OC算法01:冒泡排序探索/
- Copyright Notice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BY-NC-SA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